首页 设计素材 正文

发出嗯哼的视频原声 6岁嗯哼参加综艺金句频出,为啥孩子们总能“语出惊人”?

6岁嗯哼参加综艺金句频出,为啥孩子们总能“语出惊人”?

有养今日话题:

这几天嗯哼又上热搜了。他参加一档访谈节目,跟主持人一段对话萌翻了观众:

主持人: 你以后会打你的孩子吗?

嗯哼: 我不会有孩子的,我是男生,不会生孩子。

主持人: 对啊,你将来会有太太,太太帮你生啊。

嗯哼: 不会的,我只喜欢我妈妈。

听上去逻辑居然无从反驳?!这就是属于孩子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啊。

听上去很软萌可爱对不对,其实我们留心观察孩子们的语言发展特点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总是会带给我们很多意外的惊喜。

而形成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在孩子们的语言敏感期内,所有源自父母和社会生活交流的词汇积累。

你家的娃都说过哪些语出惊人的话?留言区说说

1

爸妈们都知道,小小的婴儿天生就对声音敏感,当他们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能躺在小床上咿咿呀呀“说话”,有时候还能跟我们“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跟娃的互动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面部的夸张表情和声调的变化,让娃们对声音更敏感,也增强了他们交流的欲望。

当孩子们开始学着走路,嘴巴里也慢慢开始往外蹦字儿的时候,这种交流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明显。

有一本书叫《父母的语言》,里面有个观点是这样说的: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会增长得越快,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而我们平常说的“语言爆发期”,通常指的是在2—4岁的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非常快,爸爸妈妈除了需要加强跟他们之间的互动之外,还需要注意对话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变。

如果利用好这段语言爆发期,孩子不管是学习自己的母语还是接触一门外语,都是事半功倍的。

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身边的同事说上个周刚带三岁半的孩子去早教中心体验了一节英语课,虽然中文说得也还不太利索,但妈妈看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兴奋状态,再加上听到课程顾问的一句助攻:”孩子现在正处于语言爆发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时期“, 就再也坐不住了。

“语言爆发期”这几个字已经牢牢地抓住了她的痛点 。虽然两万的学费有点贵,但同事已经完全被说动了。

但她也会比较疑惑——

“语言爆发期”,如果错过了真的会来不及了吗?

今天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2

蒙氏教育的创始人玛利娅·蒙台梭利女士曾经指出,在孩子在0-6岁的阶段,是语言的敏感期。

如果说孩子们在刚出生之后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去发出某些声音的话,依据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孩子在4个月大时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专注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准备要学说话的声音。

在孩子真正开口说出第一个具体的词之前,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都在认真听,辨别声音的不同,以及积累语言发音的规律。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孩子却能更容易学会母语,这正是因为孩子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能力。

但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所谓的“小朋友”,总会时不时地冒出些令人惊叹的词汇和话语。

曾经看过一首孩子写的诗歌,语言很简单,但非常令人感动: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 装得下高山 / 装得下大海 / 装得下蓝天 /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 有时遇到心事 / 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小作者叫陈科全,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刚刚8岁。

相比起那些华丽的词藻,很多人都完全想不到一个才刚上小学的孩子,小脑袋里居然可以把自己学会的有限的词语,组合成有这样简单却十分美好的诗句。

3

美国儿科协会关于婴儿开始学语言的不同月龄表现出的特点总结如下:

1—2月 :咿呀学语

2—6月 :笑和尖叫

8—9月 :类似“妈妈/爸爸”的声音

10—12月 :会叫“妈妈/爸爸”

18—20月 :20—30个简单词,这些词一般都是动物、食物、玩具;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语言

22—24月 :50个以上的单词,这些词范围已扩大到人体器官、衣服、交通工具、人物等方面;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语言

3周岁 :具有250个以上的主动词汇,能够说出简单的短句,如“宝宝吃饭了”“妈妈不要说话”

5周岁 :掌握母语的语法

我们除了从儿歌童谣中锻炼孩子的听力和模仿能力,这个阶段还可以跟孩子多进行亲子共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种积极的交流对话也能刺激孩子更多地接受新鲜的词语,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更复杂的思维输出。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0-6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大量的语言和听觉的刺激会让孩子在学龄前掌握表达的能力。

都说语言思维的发展历程最关键的就是要抓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0-6岁), 所以我们再回到同事的问题上——

孩子学外语,如果错过4岁的语言爆发期,还来得及吗?

答案是来得及。

如果说0-6岁的孩子对于新鲜的词汇和语言具备更好的敏感程度和接受能力,错过了很可惜,但我们还有下一个语言敏感期,是在8-12岁。

8-12岁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最强,也是可以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绝佳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优质的原声外语视频和音频,还有很多绘本资料,都可以给孩子进行外语的启蒙和进阶。

所以,并不是错过了语言敏感期就会导致孩子表达能力不够,很多心理学实验结果指出:真正让孩子丧失语言能力的,是对孩子语言表达的无视。

4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野外的狼群中发现了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的孤儿院。

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狼族,她们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不会用语言来交流“。

其中一个狼孩,在回归人类之后的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饥饿和口渴,而另一个狼孩,回归人群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用了5年的时间学会了直立行走,活到了17岁。

但她直到去世时都没有真正学会说话。

长期没有回应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功能最终会退化直至消失。

而对于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来说,当他们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也能够理解家长的指令时,家长积极地回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们可以从家长的回应中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知道自己是时刻被关注着的。这样的满足感会让他们更积极地去跟爸妈交流。

这时候的回应,我们可以问一些更具有指示性和引导性、开放性的问题:

“你的衣服上,是什么小动物?”

“这块饼干,你喜欢吃吗?可以分给我一块吗?”

在跟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听不懂,就对他们不理不睬。

很多长辈都会觉得孩子现在还小,很多道理也无需告诉他们,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

但其实,让孩子有机会去模仿我们的举动,模仿我们的语言,就是在制造学习的机会。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但也不能让电子产品完全替代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毕竟生动真实的语言最能体现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2、也千万别自作聪明帮孩子去“说话”——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爸妈在孩子还没开始说话的时候,就自作主张地先声夺人:

宝宝“哼唧”一声,妈妈立刻知道,“哦,想吃苹果”; 小手一指门口,“哦,你想出去玩”; 宝宝一揉眼睛,“你困啦?马上就哄你睡觉啊!”

记住别剥夺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想想看,我们都已经这么善解人意了,孩子们还愿意亲口说出来吗?没准孩子们的真正想法和我们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呢。

让孩子大胆说,说错了不怕。多说几次不就会了吗?

而不管我们去主动理解孩子的意思,还是等待孩子主动去表达,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表达的自信,更愿意开口说话。

一旦孩子们已经习惯自如表达,自己说话的时候是被尊重着的,没准就能在语言爆发期语出惊人啦~

-END-

策划:有养

撰文:源满

编辑:源满

视觉:magic y

资料及图片来源:网络

新浪微博、腾讯视频

封面图来自视频《老师请回答》

《末路狂花钱》电影原声专辑上线一起体验四兄弟齐力散金

在这个花样百出、趣味无穷的电影世界里,总能找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剧电影——《末路狂花钱》!听说过吗?这部电影不仅有着荒诞搞笑的剧情,更有一款让人回味无穷的原声专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要说《末路狂花钱》,你肯定会想到贾有为这个名字,是的,他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他活到了中年,可偏偏一事无成,然后被查出了脑部有个东西——肿瘤!还好,医生说他只剩下十天可活。于是,贾有为(贾冰饰)卖掉了自家的老屋,召唤了小时候的几个好兄弟,准备用尽最后的日子,好好玩一把!

嗯哼,谈到电影的原声专辑,我就有说不完的话了。你听说过上载新声吗?他们可是这部电影的原声专辑出品方。哇,他们可是为这个电影量身定制了一套让人欲罢不能的音乐!竖笛、卡祖笛、小号......每一种乐器都诉说着四兄弟之间的兄弟情深,每一段旋律都勾勒出他们疯狂放肆的画面。就像是一场音乐盛宴,让你在电影结束后,依然沉浸在那欢乐的氛围中。

嘿,别以为这电影只是单纯的故事延续,它更是一场生活的写照。看看那个贾有为,他虽然活得一团糟,但是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却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意义。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在疯狂与荒诞中,我们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所以,让我们一起跟随电影原声专辑,一起感受四兄弟的狂欢吧!在笑声中,我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在泪水中,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样子,你赞同吗?

相关问答

如何评价电视剧《世界欠我一个初恋》?

继《双世宠妃》后,邢邵林的又一新剧《世界欠我一个初恋》重磅来袭,光是听听这名字就知道剧情有多甜了。作为一部大ip之作,这部剧由安思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

HD598怎么样?和HD600比优势劣势-ZOL问答

嗯哼,那就得试试看那个高清男孩——HD600了有用(0)回复卢修斯彤HD598就像是你的老朋友一样亲切随和,在人声和乐器上表现得相当亲民。而HD600则是专业监听神...